5秒卖600万只小龙虾背后,该有怎样的流量逻辑

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听众朋友,你好。

最近一段时间,与直播有关的两则新闻引发关注。一个是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网络表演(直播)分会向社会公布第五批主播黑名单,50多名网络主播5年内将在行业内禁止注册和直播。另一个是在全国两会期间,针对电商直播中的乱象,有代表提出加强直播带货监管的建议。在直播经济欣欣向荣、网络主播红红火火的时候,这无异于一剂“预防针”、一副“消炎药”,也给我们带来新的思考。

直播经济有多火?一组数据直观明了:有人在助农直播中,5秒钟内卖掉了600万只小龙虾和50万个脐橙;有人只是直播一只猫睡觉,就引来2000多万人次围观;单场直播的交易额更是水涨船高,最高达到数亿元……有主播豪言,“给我一部手机,就能撬动网络世界”。撬动世界言过其实,但改变生活的确显而易见。尤其是在疫情防控期间,云综艺、云观影、云养宠等新玩法、新方式层出不穷,带动直播迅速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不少主播成了屏幕里的“熟面孔”。

直播火了,主播红了。人气节节攀升的同时,也带来风气的参差不一。在一些直播中,本该洋溢正能量的画面,时不时出现一些惊悚恶趣味;本应耕耘好内容的镜头,频频上演打擦边球、超出底线的恶俗炒作;本是讲文明风尚的网络空间,竟也成了传播虚假信息的温床、吞吐污言秽语的“垃圾桶”。从格调品味不高的直播内容,到职业素养堪忧的网络主播,不仅成为影响直播经济更上层楼的巨大隐患,也对公序良俗造成不小冲击,给网友尤其是青少年网民带来不良的社会示范。

从本质上来说,直播经济的基础是“流量红利”。对网络主播而言,一部手机可以轻松打开直播入口,但要在这条路上走稳行远并不容易。面对镜头侃侃而谈或许不难,但要聊得既有意思又有意义也并不简单。在能力素质上,主播需要持续投入、时间积累和经验沉淀;在道德品行上,更要经得起诱惑、守得住底线。毕竟,直播经济不是“一锤子买卖”。度过了早期的新鲜感,赢得了第一波关注之后,只有成长为合格的网络主播,才能成为成熟市场业态的一部分。谁能潜心贯注、精益求精,谁在博取眼球、炒作跟风,直播间的观众看得分明。

流量很重要,但理清直播经济的“流量逻辑”更为关键。纵观那些高质量直播,它们的特色不单单在于追求传统的传播量、曝光量,还在于蕴含信息的承载量、价值的含金量。在主播的一言一行中,了解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直播的每一帧镜头里,发现生活无处不在的惊喜、人人都能创造的精彩。在诠释自己的过程中影响别人、启发别人,这是网络主播这个职业最重要的意义所在。正因如此,提倡“人人皆直播”,但请不要忘了责任和义务;推崇“万物皆可播”,但要切记雷池不可越、底线不能破。只有正气不衰、才气不凡,才能人气不减、名气不坠。这是来之不易的经验,更是屡试不爽的规律。

直播经济迎来了风口,还要飞得更高、更远。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电商网购、在线服务等新业态在抗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要继续出台支持政策,全面推进‘互联网+’,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这为直播经济按下了加速键的同时,也给网络主播标注出赛道。是遵守规则奋力奔跑,还是我行我素抢跑“翻车”,主播们当好好思量。

这正是:人人直播,底线莫破;披沙沥金,好事多磨。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思聊工作室·盛玉雷)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