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9月18日讯(记者 刘佳)9月开学,当多数同龄人背着书包走进教室时,诺诺(化名)却身穿“白大褂”走进了北京市海淀区卫生学校(下称“海淀卫校”)人体仿真实验室。从这一刻起,诺诺的职业生涯几乎已经开启——不同于那些还在白纸黑字间计算着未来的高中生,毕业后成为北京市内三甲医院一名护士,将是诺诺触手可及的目标。
近两年,在就业、升学的双重“挤压”下,就业稳定、升学便捷的职业教育赛道“吸粉”能力日益凸显。更值得注意的是,“转投”职教的学生日趋低龄化,且高分生源不再是个例。
放弃普高,“优等生”转投职校
9月初,刚刚到校报到不满一周,还是稚嫩脸庞的诺诺,身上已经套上了略显肥大的军装。她告诉中国网记者,学校为他们安排了两周的军事国防教育,之后才是正式的课程学习。截至当天,诺诺只去过一次人体仿真实验室,在那里,她初次了解了人体结构学,对于未来的课程和实践,她不无期待。在采访过程中,梳着两个麻花辫的她稍显拘谨地端坐着,礼貌、文静、充满朝气是她给人的第一印象。这样的她,也始终都是父母、老师心目中的“乖孩子”。
事实也确实如此。诺诺初中毕业于北京市某学校,在校期间成绩中等,若以中考成绩估算,升入一所普通高中并不困难。但出人意料的是,她选择了职业学校。“如果中考,也确实能考上还可以的高中,但是那不是我喜欢的。”近年,“优等生”转投职校的现象并不罕见,特别是在今年,一则“江苏盐城一中考生以742分(满分800分)报考了小学教育专业(中等职业院校)”的新闻迅速引起各方围观,困惑也随之产生。
对标就业,毕业直通“铁饭碗”
为什么要当护士?诺诺的回答与大多数人并无二致:“觉得他们无私又伟大 ,是我心中的榜样。”但为什么选择初中毕业后,就考入培养护士的职业院校,诺诺的答复值得深思:“自己不是学习的料,继续学下去也会越来越吃力。”诺诺的一位同学回答得则更直白:“费劲考上大学也不一定能找到合适的工作,但是进入医疗系统,起码相对稳定。”
这一点,从海淀卫校历年毕业生去向中,可以得到印证。据北京市海淀区卫生学校校长宋崴介绍,学校隶属于北京市海淀区卫生健康委,是海淀区乃至北京市的护士“输送基地”,学校毕业生几乎全员进入北京市医疗系统二级以上医院。特别是近几年,在北京市提出优化医疗服务水平的大背景下,护士的用工缺口不断加大,本地卫生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完全供不应求。此外,学校还与京内4所高职院校实现贯通培养,即高中3年后直升高职,毕业前一年几乎就能够确定就业单位,打通了“升学+就业”的上升通道。这对于众多“毕业即失业”的本科生甚至研究生而言,或许算得上是一条“梦中情路”。
北京市海淀区卫生学校校长宋崴演示日常教学。中国网记者 刘佳 摄
退赛“应试”,回归平衡心态
“平时,我是一个挺热心的人,爱帮助别人,动手能力也比较强。但就是学习成绩,总是上不去。”初中毕业于北京市某学校的小涵(化名),也是海淀卫校的高一新生。选择中职,他认为是对自我能力和天性的一种释放,甚至是再次得到肯定的一次机会。
宋崴告诉中国网记者,近3年,学校招生计划增幅翻倍,招录比也较之前有明显变化。学校的招生热度回暖,宋崴直言:是因为“家长不想再让孩子‘卷’了。”
多年来,学校会面向高一新生开展心理调查问卷,结果显示,近三成学生在入校时有心理不健康情况。今年,这一数据达到37%。初中毕业就转向职业院校,或许是回归平衡心态的一种“自我救赎”。
长学制培养,符合部分职业发展需求
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要一体化设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支持在培养周期长、技能要求高的专业领域实施长学制培养。文件发布后,地方也逐步启动先行试点工作。据媒体报道,今年9月,浙江杭州预计有300多位初中毕业生进入“中本一体化”贯通教育阶段,学生在完成中等职业教育后,无需参加普通高考,即可升入对应学校,完成本科阶段的学习。在一些地方,“中本一体化”还与就业直接挂钩,定编定岗。
对此,宋崴认为,对于护士这一实践应用属性较强的职业而言,前置学制培养非常必要。海淀卫校的学生,经过两年在校学习后,第三年就完全进入二级以上医院实习,毕业后已经具备比较完备的工作能力。升入高职院校后,学生再进行深入的系统知识学习,第二年仍旧是实习时间,这时的毕业生不仅具备熟练的操作能力,也具备较完整的理论知识。“由于护士的特殊工作性质,从业者都是在正式进入医院科室后才开始细分方向、参与职称评定。”因此,在高中阶段打基础,符合护士这一职业的培养规律。
不仅护士这一职业如此,浙江大学国家高端智库教育学院分中心执行主任阙明坤也曾公开表示,“不同于学汽车维修、学开挖掘机等短期的职业技能培训,像教师这种职业,职业能力、职业素养、职业道德的养成、内化,以及技能的习得,都是需要长时间培养的。”中职、高职打通培养,为培养高技能专业人才提供了有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