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浠水县白洋河水库大坝背下游发生滑坡、渗水,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运用GNS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大坝变形监测技术测出坝坡滑动,使险情得到有效控制。
目前,长江两岸许多支流和水库水位较高,漫堤和溃坝风险加大。在充分发挥人力巡堤的同时,水下巡检机器人、大数据、无人机等高科技设备齐步走,全力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省科技厅负责人介绍,今年4月,该厅根据气象预报,结合我省抗洪抢险实际需求,咨询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省水利厅、华中科技大学相关专家后,围绕调度决策、监测预警和应急抢险三个方面提前推动我省抗洪抢险相关技术与装备的研发,并推动关键技术立项。目前,相关技术已在抗洪抢险中发挥作用。
提前演练
模拟1954年洪水
调度演练,及早部署。5月28日,以1954年长江洪水再现为背景,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利用“流域水工程防灾联合调度决策辅助平台”进行防洪调度演练,实现防洪工程体系一体化联合调度。编制《西凉湖蓄滞洪区运用预案》《东西湖蓄滞洪区运用预案》《杜家台蓄滞洪区运用预案》等预案,做好武汉附近蓄滞洪区分洪运用的各项准备措施,有力支撑了长江水利委员会防汛会商及水工程调度。
7月12日12时,长江干流城陵矶(莲花塘)站涨至今年最高水位34.34米,低于保证水位0.06米,此后水位波动,缓退,顺利通过城陵矶河段,通过精准调度三峡水库群,实现了城陵矶不超保、不分洪的调度目标。
在省科技厅积极推动下,“流域水工程防灾联合调度决策辅助平台”的优化与应用,对长江上中游水库群、中下游排涝泵站、洲滩民垸的运用,起到关键性指导作用。
监测预警
卫星导航显身手
全天候观测、自动化观测,监测精度达毫米级。围绕抗洪抢险监测预警,省科技厅积极推动GNS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大坝变形监测技术等关键技术的优化和运用。
7月6日,白洋河水库大坝背下游坝坡高程81米至71米左右,左右两端均发生滑坡。左侧滑坡体长约70米,右侧滑坡体长约30米,坝肩部位有渗水。采用GNS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技术监控坝坡滑动,使险情得到有效控制。
大坝安全诊断与预警关键技术,在武汉夏家寺水库、赤壁陆水水库、重庆开州水位调节坝、鲤鱼塘水库等工程汛前安全诊断和应急监测中,成功应用。
分离式监测技术,采用人机交互技术,成功应用于长江张家港堤防监测、黄河东平湖、德州、焦作防洪工程安全监测中,并在黄河小浪底工程进行应用测试,目前正进一步优化。
应急抢险
水下机器人“上岗”
由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开发的水下浮游机器人、爬行机器人、吸附式机器人和管道检测机器人等多套水下检测平台,已具备较好性能,相关关键技术正在进一步优化与研发中。
2020年6月,云南黄水河水库大坝渗漏呈增大趋势,存在度汛风险,且该水库不具备放空检测条件,水下巡检机器人采用视声一体化深水渗漏探测技术,成功查明面板破坏导致大坝渗漏,为大坝渗漏应急抢险处理奠定了基础。
在无人机技术、无线网络传输技术支持下,借鉴人眼双目视觉模型,建立人眼仿生双目视觉系统;利用全天候远红外热成像图像采集,进行河道及堤防温度变化监测;通过人眼仿生双目视觉图像与红外热成像融合,识别缺陷,实现堤防险情定位。据悉,我省研发的线性无人机多目(双目+红外)视觉系统巡检装备已具备较好性能,正在进一步优化与研发中。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