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汪彤 通讯员 周卫平 陈钰 实习生 费来凤
截至7月29日,暴雨已致全省116万余亩林地、13万余亩苗圃受灾,多地林区房屋、公路、桥梁、供电、供水、通信线路等生产生活基础设施严重受损。连日来,全省林业系统干部职工与时间赛跑,与洪涝搏斗,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助力林区群众生产生活秩序恢复。他们用辛勤和汗水告诉人们:家园在重建,希望在升腾。
连夜开挖应急便道
“被暴雨冲毁的上山通道快抢通了。”7月29日下午3时30分,与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通电话之前,蕲春县国有向桥林场场长汤书斌和同事刚刚结束一轮巡护。
受7月8日特大暴雨影响,林场一条上山通道被冲毁,多处山体塌方和大树倒伏,水、电、交通一度中断。林场占地面积2万多亩,辖区有10多个村庄,常住人口3000多人,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汛情就是命令。蕲春县林业局迅速部署。7月9日上午,雨刚停,汤书斌和林场20多名职工组成抢险突击队,率先抢挖了一条临时便道,随后联系村委会找来挖机,沿路清淤、清障。经连夜奋战,7月10日下午1时30分许,林场辖区内交通和电路基本恢复,救援车辆畅通无阻。
暴雨后,泥沙随雨水进入过滤池,污染水质。为保证村民饮水安全,交通恢复后,20多名抢险队员又马不停蹄地奔赴各村,和村干部一起对过滤池进行检查清洗。“只要乡亲们生活不受影响,我们辛苦点,值得!”汤书斌说。
全力抢救受损苗木
“现在场里生产秩序已经恢复,等过两天,太阳出来后,苗木就能继续正常生长。”7月28日,在嘉鱼县国有王家月苗圃场,负责人蔡光文言语中带着欣慰。半个月前,受持续暴雨影响,基地一片汪洋,600多亩苗田被淹,大部分属杨树、广玉兰、红花玉兰等绿化工程苗,用于下半年长江两岸绿化。清沟排水、培土扶正……7月16日起,全场30多名职工全员上阵,又请来10多名村民帮忙,全力抢救受损苗木。“能抢一亩是一亩,多保一株是一株。”蔡光文说,大家齐心协力,仅用3天时间就把受涝林木全部补种完毕,大大减少了损失。
蕲春县千亩保障性苗圃基地,不仅全部苗田被淹,苗圃道路、沟渠等苗圃生产设施也受到破坏,恢复生产任务重、难度大。该县林业局女职工付雄英,离退休只有3个月,主动请缨参与苗圃灾后重建。重建苗圃第一天,其母病重,希望她回家探望。付雄英坚持留在基地,和同事共同奋战。她说:“我一定要站好最后一班岗,为防灾保绿出力!”
严防雨后次生灾害
暴雨后,气温回升,高温高湿易暴发病虫害。7月28日上午,武汉经久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大棚猕猴桃种植基地内,一串串饱满的果实挂满枝头,工人们正向猕猴桃叶面喷洒生物药剂。果树下,水退痕迹依然可见。受暴雨影响,基地原本计划8月15日采收,现只能推迟5天至10天。阴雨天气,最易诱发褐斑病、炭疽病等病害。病虫害防控成为近期基地自救重点。“虽然上市时间晚了,但只要防控措施得力,损失不会太大。”基地负责人舒长春并不泄气。
蕲春县林业科技推广中心主任翁常生介绍,当地推广良种油茶芽苗砧嫁接和轻基质无纺布容器育苗技术,抢救受损苗木,有效增强了苗木抵抗洪涝灾害的能力。同时,加大苗圃灭菌消杀、整枝修剪、病虫害预测预报等技术措施,大大提高了苗木存活率。
据介绍,目前,省林业局正加紧核灾,开展灾后林业生产技术指导。各地国有林场、种苗花卉基地、各类自然保护地、生产工地和作业现场抓紧安全隐患排查,杜绝次生灾害,以保障森林资源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