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网信办、全国“扫黄打非”办等8部门联合召开工作部署会,通报网络直播行业专项整治和规范管理工作进展,对深入推进专项整治和规范管理工作进行再部署,着力推动研究制定主播账号分级分类管理规范,提升直播平台文化品位,引导用户理性打赏,规范主播带货行为,促进网络直播行业高质量发展。
近几年来,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网络直播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调味品”,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休闲娱乐方式。尤其是直播带货的异军突起,让直播业态迎来新的流量入口。然而,直播带货虽然风风火火,但直播行业内不少顽疾并未彻底消除。比如,诱导未成年人高额充值打赏,“网课”直播间推送低俗内容,直播带货中存在夸大宣传、数据注水、售后欠缺等行为仍不时发生。整体来看,这些问题虽然只是少数,但破坏的可能是网络直播行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根基。
当前,除了一些本身就有问题的直播平台之外,还有一些违法违规内容隐藏在各个正规平台中,蠢蠢欲动。虽然各大直播平台已加强事前对网络主播的审核,事后也加大对其违规的处罚力度。但在利益面前,仍有一小部分人心怀侥幸,轻则打色情低俗的擦边球来吸引流量“求打赏”;重则挂羊头卖狗肉,利用机器审核漏洞,直接在平台眼皮底下散播违法违规内容。尽管平台事后能及时封号、关闭直播间,但这种看似亡羊补牢的做法,往往让游离在外的狼尝到甜头,也让其他心怀侥幸者看到了“操作空间”。
对此,国家网信办提出研究制定主播账号分级分类管理规范,不失为应对良策。一方面,通过将内容供给导向、打赏金额标准、主播带货资格与直播账号分级分类紧密关联起来,能有效地避免前期审查工作繁杂无序的尴尬局面,也便于后期针对不同类别的主播设置准入门槛,防止一些不法之徒混入队伍。另一方面,明确直播行业相应的打赏行为管理规则,能让违规者有赏得不到之余,还要接受相应的惩罚,浑水摸鱼者自然会“无利而散”。此外,还可以建立相应的直播账号信用评价体系,在激励引导网络主播积极创作更多人们优质作品的同时,更要让失信者、违规者淘汰出局,直播行业才能更加规范有序地发展。 (陈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