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记者从“开新局·谱新篇”系列重点新闻发布会(第八场)“打造高颜值生态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宁夏水土流失面积减幅达58%,年入黄泥沙量由上世纪80年代的1亿吨减少到2000万吨,水土流失状况得到根本好转,水土流失面积、流失强度实现“双下降”。全区水土保持率达到77.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黄河流域9个百分点。
宁夏地处黄河上游,长期干旱少雨,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多年来,宁夏按照“南部治理、中部修复、全面预防、重点监督”的思路,采取小流域综合治理、坡改梯、淤地坝建设、生态修复等措施,大力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综合治理。
多年来,宁夏以水定绿,因地制宜、科学施策,高质量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整沟、整村、整乡一体化推进,全面提升小流域治理质效。创新“水土保持+”融合发展模式,以水土保持为牵引,统筹治山、治水、治污和特色产业一体谋划,打造融合发展示范典型。盐池、隆德等6县区创建为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西吉龙王坝、彭阳金鸡坪梯田公园等成为网红旅游打卡点。
严格执行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制度,常态化开展全域遥感监管,实施水土保持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严查违法违规行为,严控人为水土流失。
此外,宁夏加快推进水土保持监测站点优化布局建设,持续开展年度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加强监测成果应用。强化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不断夯实水土保持基础支撑。(记者 赵磊 见习记者 马雨馨 实习生 许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