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武汉市硚口区人民法院将辖区特色与共享理念、法治元素、共治协同有机融合,联合辖区多家单位,以共享法庭为依托,整合行政调解、人民调解、行业调解等解纷力量,让矛盾纠纷以最快速度、最低成本化解,交出了“以法治共享促基层善治”的营商答卷。
承办法官组织当事人在园区共享法庭进行调解。
纠纷“不出圈”,矛盾调处“就地化”
“感谢法官的耐心调解,让我们领到了欠付的工资。有了共享法庭,我们不出园区就能解决问题,太方便了!”近日,硚口法院通过“法院+工会”诉调对接机制,成功化解一批劳动纠纷案件。
2023年8月,岳某等四人因被某保安服务公司解除劳动关系且欠付两个月工资,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之后,保安公司不服仲裁裁决,于2024年3月起诉至硚口法院。长丰法庭受理案件后,承办法官细致了解案情,联合工会工作人员核实劳动者工作岗位、欠付工资时间、工资数额等信息,组织当事人在位于硚口经济开发区内的园区共享法庭进行调解。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公司当庭向劳动者支付欠付工资及经济补偿金,法院当日向双方送达民事调解书,四起案件案结事了。
共享法庭,“便利”是前提。硚口法院致力于打造10分钟“司法便民圈”,在汉正商圈、硚口经济开发区等企业聚集区设立共享法庭,让企业群众在家门口即可获得网上立案、线上调解、在线诉讼等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确保矛盾纠纷“不出圈”。
承办法官利用“云端”共享法庭组织调解。
扩大“朋友圈”,解纷主体“多元化”
“感谢法官和调解员,谢谢你们深入到企业身边,做我们的‘贴心人’!”3月26日,在硚口区商会共享法庭,法官联合工商联工作人员成功调解一起服务合同纠纷案件。
早前,某房地产开发公司与某广告公司签订了多份广告服务合同。随后,广告公司按约履行义务,但房地产开发公司并未按时支付价款。多次催要无果,广告公司向硚口法院提起诉讼。考虑到双方当事人前期合作融洽且涉案金额不大,经当事人同意,承办法官联合工商联工作人员在商会共享法庭开展调解。在法官和调解员的耐心说理下,双方当场握手言和,达成调解协议。承办法官随即向房地产开发公司送达《自动履行告知书》,督促其及时履行义务,确保调解成效落到实处。
共享法庭,“共享”是精髓。2023年,硚口法院组建由司法所、市场监督管理所负责人等担任庭务主任,由员额法官、法官助理、商会会长和特邀调解员等共同组成的工作团队,建立法官联系指导制度,充分整合解纷力量,促进矛盾纠纷协同治理。今年以来,硚口法院联合区企业服务中心,通过融“庭”入“站”的方式,新增31家企业服务站共享法庭,实现共享法庭阵地升级,着力扩大矛盾纠纷化解“朋友圈”。
法院干警到商会共享法庭开展调解工作。
拓展“服务圈”,司法服务“智能化”
“调解笔录现已推送给您,请您仔细核对笔录内容,如果没有问题的话,请在线签字确认。”“好的法官,我这边已经核对并签字了!”4月22日,在硚口区金正茂汉派服装总部6楼的汉正商圈共享法庭内,一位来自上海的代理律师正通过“云端”共享法庭参与调解。
据了解,上海某技术公司与武汉某房地产开发公司签订协议,约定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向某技术公司购买油烟净化设备,并按照项目工程进度分批支付货款,某技术公司则需交纳合同总结算金额的5%作为质保金,该质保金则于项目验收后15日内返还。而后,某技术公司按约交付产品并通过验收,后提出付款申请。某房地产开发公司通过某保理公司出具电子商业承兑汇票支付货款并产生1万余元保理费,但并未按协议约定返还质保金。对此,某技术公司向硚口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支付保理费,返还质保金。考虑到一方当事人住所地在上海,为提高解纷效率,此次调解通过共享法庭“云端”开展,调解由汉正商圈共享法庭庭务主任——汉正街司法所所长主持,承办法官全程参与。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由某技术公司承担保理费,某房地产开发公司返还质保金,一场横跨800公里的纠纷就此化解。
共享法庭,“智能”是关键。硚口法院依托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和诉源治理终端,以“一根网线、一块屏幕”,将各种解纷资源“串珠成链”,实现与基层治理组织数字化对接,打造集线上调解、线上应诉、线上会议等功能于一体的“云端”共享法庭。3月14日,硚口法院通过“云上法庭”发出全市首例消费维权电子司法确认裁定书,真正实现了让企业、群众“足不出户”就能解决问题、化解矛盾,进一步拓宽司法“服务圈”。(文/图 张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