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粮液:践行“和美”理念 共创包容性可持续发展和美未来

五粮液在博鳌绿色发展大会期间发布《“和美”研究报告》,挖掘和美价值,提出和美倡议,推进“和美”持续性传承、时代性阐释、世界性转化,为中国企业创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表达探索新路径。

智慧城市、能源转型、区域协同发展……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城市绿色发展与乡村振兴论坛首届大会(简称“博鳌绿色发展大会”)5月30日至31日在四川成都深入探讨全球性议题,为实现包容性可持续发展探索合作路径,搭建合作平台。

图为五粮液《“和美”研究报告》发布会现场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酒业龙头企业五粮液在博鳌绿色发展大会期间发布《“和美”研究报告》,挖掘和美价值,提出和美倡议,推进“和美”持续性传承、时代性阐释、世界性转化,为绘就人类美好未来提供“和美”实践。

五粮“和美”的天然基因

多元融合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源泉,开放包容是中华文明发展的动力。

据五粮液《“和美”研究报告》,酿成五粮液的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玉米五种粮食原属于不同农业文明,随着持续数千年的人类大迁徙逐步遍布世界各地。“和美”研究课题组负责人、同济大学国家现代化研究院副院长李舒报告分享时表示,从这个角度看,五粮的种植之路、传播之路也是人类文明的交流之路、繁荣之路,是最早的“和美”之路。

图为五粮液集团(股份)公司董事长曾从钦

“‘和美’ 是五粮液基业长青的文化基因。”五粮液集团(股份)公司董事长曾从钦表示,“和美”作为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的重要内核,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时的深邃思考与通达智慧,也深深影响着中国的酿酒史和酒文化。

集五谷精华而成玉液,五粮酿造规避了单一原料酿造的先天不足,五粮液作为世界上首个以五种粮食酿造的蒸馏酒,天然具有谐调融合的“和美”基因。

赓续悠久历史传承,总结长期生产实践,五粮液近年来明确提出“和美种植、和美酿造、和美勾调、和美营销、和美文化”价值理念,不仅以“和美”这一体现中华文明特质的思想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更以“和美”实践助力“一带一路”倡议、长江经济带建设、乡村全面振兴战略。

绿色发展的“和美”实践

当前全球正面临气候变暖、环境污染、城乡失衡等一系列难题。本次大会以“绿色发展:点亮城市与乡村未来”为主题,高度聚焦“绿色发展”议题。与会各方认为,绿色发展是全球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应有之义。

图为中华环保联合会副主席夏光

中华环保联合会副主席夏光认为,积极推进减污降碳,特别是落实推进“双碳”工作,彰显了我国在世界上的责任担当。从企业层面来说,节能降碳既是企业应该承担和参与的道义,也是企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机遇。

当前,国内很多企业在节能降碳方面采取了积极行动,甚至走在了前列。以五粮液为例,在业内率先提出争创“零碳酒企”,坚持打造生态化园区,提供生态化产品,推动生态化生产,全面推进扩绿、节能、减污、降碳,在绿色设计、原粮种植、白酒生产等环节,持续精益绿色低碳生态管控,总结出了一条从顶层设计到实践探索,切实可行的酒企减碳路径,为中国白酒行业乃至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有益借鉴。

夏光表示,在全球绿色低碳发展浪潮下,企业的主观能动性和方向选择至关重要,五粮液在行业内率先提出建设“零碳酒企”,展现了企业的担当。其他有实力、有信心推动节能减排的企业,也应该积极作为,拓展节能降碳更多国际合作新空间。

文化“出海”的有益探索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标志性的符号之一,也是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之一。在合作与竞争共存的国际背景下,开放包容、美美与共的文化价值观显得尤为重要,也是当今世界危机和冲突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集“和美五粮”文化大成,五粮液自去年启动“和美全球行”跨国文化交流活动以来,相继走进法国、新西兰、巴西、智利等国,以自信开放的态度推动以白酒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走出去,助力各国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凝聚发展共识。

图为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表示,在时代变迁的背景下,中国企业积极勇敢的“出海”,是捍卫全球化的重要表现。无论是平台出海、文化出海、还是园区出海、产业链出海,最终都要跟当地融合,“和美”可以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进行跨文化交流的有效粘合剂。

她表示,中国白酒是文化的融合物,也是中华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载体。希望像五粮液这样具有深厚文化渊源的好产品能够有一些具有吸引力的文化“出海”方式。

厚植“和美”文化底色,五粮液近年来借助博鳌亚洲论坛、APEC、进博会等全球平台讲活中国白酒故事,升级建设在日本东京、中国香港等地的五粮液大酒家,拓展“中国菜”+“中国酒”消费场景,传递中国饮食文化的白酒文化内涵,与全球文化共情、共鸣、共享。

曾从钦表示,五粮液将携手各界弘扬“和美”文化,践行“和美”理念,实现“和美”价值,为中国企业创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表达探索一条新路径。(赵思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