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完成九道工序 无人耕种技术可节约6成成本

无人化数字化精准化稻麦耕种装备技术推广现场

◎本报记者 过国忠 通讯员 张 平 金亦富

位于太湖西山岛上的苏州市吴中区金庭镇缥缈村,是扬州大学与当地农业龙头企业苏州太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的产学研推先进农业装备技术应用示范基地。

2021年12月29日,记者来到此地,这里正在召开江苏省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项目无人化数字化精准化稻麦耕种装备技术推广现场会。记者见到,一台260马力无人驾驶拖拉机配套3.5米幅宽九工序耕播机,利用北斗导航定位联控技术,正在一次性完成耕幅施肥、双轴深耕灭茬、开墒沟等九道工序作业任务。

“该配套机组通过九道工序高程度复式作业,解决了过去拖拉机下地4—5次才能完成秋播的繁琐劳动,可节省小麦耕播成本60%;通过无人化北斗导航肥种定位联控技术解决肥种数字化定位、精准接行、劳动力老化问题,可提高土地利用率5%—10%,节省人工70%以上。”该项目首席专家、扬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张瑞宏教授说。

近年来,扬州大学张瑞宏团队针对稻麦生产过程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国家和江苏省相关专项支持下,联合国内农业装备生产企业,攻克了多个关键核心技术,先后研制成功双轴分层切削旋耕灭茬、双镇压卫星导航联控播种等成套技术,应用北斗导航定位联控技术,彻底解决单轴旋耕不深、土草混不匀,以及现有装备播种只能控量,不能控位置等问题,形成三维定位播种模式,保证壮苗齐苗,达到减肥减药和增产增效的绿色化农业生产的目的。

江苏省农机推广站站长陈新华介绍,2020年江苏启动实施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项目以来,张瑞宏团队研制的无人化、数字化、精准化耕种装备成套技术,先后在扬州市江都区、泰兴市、黄海农场等地示范,均取得显著成效。

该团队新研制的30马力数字化对行除草机,通过数字共享,机具可精准地在作物行间行走,作业时不碰苗,不伤苗,使行间物理除草成为可能,从而免除化学除草剂,可减药60%,精确行间行走机具还可以清除行间的杂稻、再生稻,从而免除杂稻再生稻一直靠人工拔除的难题。

“长三角地区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加快推广应用农业先进装备技术,对于促进农业绿色化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苏州太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范峰说,目前,“我们正依托扬州大学科研资源优势,在金庭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打造太湖生态岛先行示范区为目标,加快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发展,通过应用无人化、数字化、精准化装备技术,促进农业生产提质、增效、降本,构建可复制、易推广的绿色生态、高效环保的循环生态无人农场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