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夯实经济高质量发展之基

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研究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问题,进一步明确了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要求。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坚实基础和重要支撑,对于推动新时代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助推共同富裕和保障国家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在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过程中,要牢牢把握安全保障、经济引领和服务民生的基本原则,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夯实基础。

  一、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重要意义

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对于推动新时代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助推共同富裕和保障国家安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是推动新时代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抓手。为应对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和新冠肺炎疫情冲击,需要进一步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探索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基础设施建设是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引领性产业,科学统筹、适度超前的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可以起到拉动内需、牵引关联产业发展、培育孵化新产业的重要作用,还能够发挥平抑经济波动的经济增长“压舱石”功能。同时,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既需要补足传统基础设施建设的“短板”,推动传统基础设施更新升级,也需要通过加大新型基础设施投资构筑未来竞争优势,从而给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带来新动力和新机遇。因此,构建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绿色智能、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是推动新时代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抓手。

  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是实现共同富裕和美好生活目标的重要条件。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效,但也应当看到,我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存在城乡差距、区域差距等现实问题。以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契机,可以进一步补足乡村地区、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短板”,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进而实现共同富裕夯实基础;也可进一步补齐城市在“隐形”基础设施和生活基础设施的投入不足,为高质量城镇化提供支撑,例如不少城市仍面临防洪排涝、污水和垃圾收集处理、防灾减灾、公共卫生应急设施的老化和不足问题,亟需进行补充、改造、升级;还可以通过建设智能化基础设施例如智能健身步道、智能车道等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多元化、个性化、高质量的美好生活需求。

  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是保障大变局下国家安全的重要依托。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持续加速,国际环境不确定性正在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被置于各国国家战略的优先位置。事实上,我国在能源、粮食、高科技等领域仍存在较高的安全风险。基础设施是产业大数据的载体和基础,进一步完善能源基础设施、水利基础设施、科技基础设施等,对于支撑现代能源体系、现代水利体系、现代科技体系等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

  二、找准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优先着力点

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需要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创新体制机制,强化资源要素保障,创新开发运营模式,提高技术自主可控力,切实做到集约高效、以民为本。当前,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需科学谋划,统筹发展与安全,找准优先发力着力点。

  夯实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民生保障托底工程。在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中,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真正落实其民生保障功能。一是进一步补齐和有序更新交通、卫生、医疗、保育等基础设施,为民众生产生活提供更加便利、更有保障、更高质量、更有预期的条件,切实提高民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二是进一步加大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补齐“短板”助力乡村振兴,重点是强化水利、交通、医疗、环保生态、宽带网络等方面的投资,为农民创造更完善的生产条件和更美好的生活环境。三是持续升级城市基础设施,在进一步补齐城市基础设施“短板”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基础设施的便利性和智能化水平,加强公共卫生应急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软实力”,真正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筑牢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安全保障底盘。要切实关注重大基础设施的安全保障功能,夯实大变局下的基本盘。一是进一步强化防灾减灾、公共卫生应急设施建设,提升应对不断多发的自然灾害和疫情冲击的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二是进一步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保障粮食安全,重点是完善农田水利设施、生产设施、交通设施等,稳定种植养殖水平,切实保障口粮安全。三是进一步完善能源基础设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进能源革命,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多能互补、高度韧性的能源体系,提高能源供给保障能力。四是进一步加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等建设,高度重视数据安全基础设施建设,超前布局面向未来的科技研发设施,强化基础研究设施投入,助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基础设施技术自主安全可控水平。

  强化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数字经济引领功能。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要做到适度超前、绿色智能,充分发挥其对数字经济的引领功能。一是以数字社会建设和统一大市场建设为契机,加快推进互联互通的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数字政府等的建设,构建数字社会和数字治理基本网络架构。二是面向智能制造,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工业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进一步加大工业互联网平台、超高速信息传输和通讯网络基础设施、大数据和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共性技术平台建设,支撑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活力的迸发,形成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三是加大传统基础设施的数字化升级和改造,助推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为企业提升竞争力和效益注入数字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