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开乡村振兴致富门

吃农家饭、赏花摘果、田园风光、休闲垂钓……备受游客青睐的农家乐,是提升农村集体收入、增加农民个人收入的好办法,也是振兴乡村经济的好举措。然而,如何让火了多年的农家乐“乐”万家,敲开乡村振兴致富门?这还需要探索正确的发展路径。

农家乐,是一种以个体农户为单元,以农家院、农家饭、农产品、乡村游等为主题,提供乡村生活体验服务的经营形态。新疆的西域桃花源、陕西的吴家小院、甘肃红河谷生态园、宁夏的隆德老巷子等都已成为网红打卡地。

但农家乐这一乡村旅游业态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如用地瓶颈突出,制约农家乐发展;经营管理人才短缺,产品缺乏品牌特色;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缺乏保障影响旅游;缺少科学规划,项目建设盲目;管理体制不健全,旅游生态环境退化等。

如何让农家乐突破种种瓶颈敲开乡村振兴之门?笔者认为需要全方位重塑农家乐发展环境。

首先要以“农”为核。农家乐符合当前回归自然的旅游文化潮流。目前,旅游业已从最初的观光游览向生态旅游过渡。随着城镇化发展增速和旅游者出游经验丰富,游客在景点选择上表现出越来越强烈的自主性。因此,在乡风文明视野下,农家乐能对当地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深度整合,传播乡土文化、传承传统技艺,以满足游客的精神文明需求,让游客在自然田园风光中找到“乡情”。

其次要以“产”兴农。农家乐旅游的兴起有利于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它打破了产业的界限,直接推动农业发展,还能带动第三产业的兴起。然而,大部分农家乐商业模式单一,仅能提供基础性旅游服务。如果要增强农家乐发展动力,就要通过打通上下游产业,完善构建产业链条;推动农家乐与生态农业、文化产业、休闲观光等多产业融合发展,助力构建多元化旅游服务业态。

第三要以“人”为本。应该看到农家乐旅游为农村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就业机会。我国目前农村劳动力丰富,投入不多、开业成本低的农村旅游新业态,无疑能为富余农村劳动力提供就业增长点。各地要针对老龄农民、妇女、回乡大学生等不同类型群体,既要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还要不断提升农家乐从业者的文化素养和管理水平;一方面要重视其经营淡季组织专业培训,另一方面可尝试在经营旺季组织技术员直接入户“传帮带”。此外,还应吸引更多外出打工的村民回乡,培养更多经营管理人才。

总之,在新一轮乡村振兴的浪潮中,农家乐要秉承生态健康理念,坚持多产业融合发展,规划发展品牌培育、产品深加工等领域,形成上下游产业集群,深度挖掘乡村特色的民俗文化,才能让农家乐最大限度地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作用,促进村民增收,推动乡风文明发展。(许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