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专业优势 一线巡堤查险 水电专家把“论文”写在大堤上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祝华 通讯员 秦双 袁君宝

“嘀!嘀!嘀!现在无人机高度200多米,准备拍摄照片……”7月28日,长江武金堤洪山段,博士杨伟正操控无人机巡堤查险,比对观察水位变化。

目前,长江武汉段连续20多天水位超警戒,许多在汉单位和部门组织专班守卫江堤。连日来,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在确保全省防汛抗洪技术指导工作的前提下,派出39名科研人员走出实验室,在当好防汛大脑的同时,登上武金堤,发挥专业优势,巡查值守保安澜。

杨伟是华中农业大学遥感监测博士,进入省水科院工作后,平时主要是利用遥感技术,监测工程建设造成的人为水土流失情况。7月24日登上武金堤后,杨伟每天操作无人机实时搜集堤防数据、图像,和他搭档的硕士邓佳则实时记录相关数据,通过三维建模分析比对,发现可能出现的险点、险段,引导巡堤人员有目的、有重点的巡堤,实现地空结合、人机结合立体查险。

60后高级工程师王家鸿参加过“98抗洪”,他利用专业知识和经验,及时判断处置险情。7月24日,巡查人员柯贤金发现一个直径20厘米的漏洞,担心出现管涌险情。王家鸿现场详细观察后,发现漏洞本身不出水,洞壁光滑,洞内有编织袋,判断漏洞是人为原因造成的,用黏土封堵即可。在负责自己堤段的同时,王家鸿还不忘记帮助隔壁值守点的巡查人员。他介绍,隔壁值守点的人员大多来自医疗机构,没有巡堤经验,他就主动提醒他们要注意的细节。

“遇到小洞一定不要用棍子捅。”王家鸿解释说,漏洞出水,若是清水则问题不大,若是浑水则有险情,用棍子捅,水浑了不利于观察,同时若真有险情,用棍子一捅,把洞捅大了,麻烦更大。

高级工程师周志立也参加过“98抗洪”,作为夜班领队,每晚和队员们沿着江堤开展拉网式排查,并及时判断处置可能的险情。7月25日凌晨1时39分,队员发现一处渗水点,周志立就及时赶到现场,经过观察渗出的是清水,他判断是普通的散浸,要求队员开导流沟导出清水,并插上小红旗,重点巡查。

除将专业知识用于巡堤查险,值守人员还不忘在巡堤时,发现问题,搜集素材,形成科研课题。杨伟介绍,巡堤时他也在思考,能否开发软件,利用信息技术来巡堤查险,现在防汛有哪些薄弱环节,如何在规划设计过程中进行规避解决。“我的一些研究也和平时巡堤实践有关,如正在做水土保持和洪水发生频率的课题。”

省水科院院长王煌介绍,省水科院作为防汛抢险重要技术支撑单位,主要技术专家都按省水利厅统一调度,奔赴防汛抢险一线。同时,省水科院地处洪山区,也有属地防汛责任,积极利用富余的技术人员与技术力量,参与到地方防汛值守当中。今年,该院39名巡堤人员有正高副高职称的6人,有博士硕士学历的15人,院里鼓励他们走出实验室,登上大堤,发挥专业优势守卫大堤,并在巡堤中发现问题,形成课题,再研究解决。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